《施工企業管理》雜志社關于召開“工地標準化、信息化及裝配式建筑典型項目觀摩與研討暨應用成果展示交流會(成都)”的通知
發布時間:2018-06-14
各有關單位:
當前,廣大施工企業聚焦項目現場,積極探索將先進的管理理念、信息技術、裝配式生產與施工現場實際相結合,大力推進工地標準化、信息化及裝配式建筑,在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、保障安全、提升質量、加強環保、樹立品牌等方面,取得了顯著成效,涌現出一批成果實用性強、應用面廣、創新水平高的典型項目。為進一步分享成果、加強交流,我社決定于2018年7月5日-6日在成都召開“工地標準化、信息化及裝配式建筑典型項目觀摩與研討暨應用成果展示交流會”,會期兩天。
屆時,會議將采取“成果介紹+實地觀摩+研討交流+產品展示”多種方式相結合,重點對中天建設集團—萬科理想城項目、中天建設集團—朗詩未來家項目、中建五局三公司—復地金融島(二期)項目、成都建工集團—錦豐新城保障房項目共4個項目進行實地觀摩,并在此基礎上,分工地標準化與信息化、裝配式建筑兩個組展開現場研討交流。
項目簡介(詳見附件1):
觀摩項目1:中天建設集團—萬科理想城項目(地址:成都市郫都區興業北街)
觀摩亮點:
(1)“全現澆外墻+鋁模+爬架+高精砌塊+薄抹灰+精準地坪+PC+精裝穿插”的快建造體系;
(2)施工圖優化深化,對結構及專業圖紙二次深化優化,對構造結構一次優化、一次成型;
(3)地下室空間作為集中加工區,為市政先行提前做準備;
(4)“集中加工+精準分揀+高效配送”體系;
(5)信息化輔助系統運用,保證項目管理動作有效落地;
(6)40類高效工法運用實現一次成優;
(7)PC構件運用;
(8)綠色施工;
(9)揚塵治理通過硬件標準化配置和管控動作標準化,有效落地;
(10)大量使用高效機具,提質增效。
觀摩項目2:中天建設集團—朗詩未來家項目(地址:成都市郫都區廣場路北三段)
觀摩亮點:
(1)現場落地52項施工圖優化深化,簡化工序、提升質量;
(2)通過多工種專業流水實現粗裝修穿插,提速增效;
(3)實體樣板與樣板評審展示;
(4)鋼筋、砌體、水電安裝等集中加工區精準分揀、精準配送;
(5)定型化設施的改進和優化;
(6)36項高效工法應用;
(7)信息化手段及先進機械、工具應用;
(8)綠色施工、揚塵治理。
觀摩項目3:中建五局三公司—復地金融島(二期)項目(地址:成都市科華南路與錦城大道交匯處)
觀摩亮點:
(1)扎實的質量安全管理策劃與實施——移動工法樣板展示(樓梯施工等各類樣板);主體結構施工質量展示(高支模結構實體質量成型、實測實量數據上墻和數據分析等);二次結構、機電施工質量展示(二次結構砌筑質量、砌體直埋工藝砌筑工序樣板、抹灰工藝樣板等);標準化管理展示(安全通道、泵管支架、懸挑防護棚、洞口防護、砂漿罐防護、放線洞花紋鋼板封閉等);綠色施工措施(場地可移動綠化、LED照明、噴淋設施、污水沉淀池等)。
(2)實用的智慧工地應用——塔機防碰撞監控系統、塔機吊鉤視頻輔助系統、升降機監控及籠內人數識別系統、卸料平臺預警系統、紅外線臨邊報警系統、人員實名制系統、揚塵檢測噴淋聯動系統、無線煙感監測系統、高支模監測系統、VR安全體驗、移動巡更系統等。
觀摩項目4:成都建工集團—錦豐新城保障房項目(地址:成都市新都區與金牛區交界處)
觀摩亮點:
總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,其中住宅部分采用建筑工業化技術,預制率達49%,共有200余種不同型號的裝配式構件,是成都市首個建筑工業化試點示范項目、西南地區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的裝配式住宅項目之一。該項目將PC構件部品生產技術、PC構件信息芯片技術、預制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、BIM技術與裝配整體式結構建筑施工管理相結合,總結出了一整套技術體系與管理方法,以及綠色施工技術創新。
日程安排:
1. 方案成果介紹(會議交流,7月5日上午)
中天建設集團、中建五局三公司、成都建工集團、中國五冶集團共4家案例企業,分別介紹各自項目的實施方案與成果。
2. “工地信息化”成果展示(展示交流,7月5日上午)
十多家施工企業、軟硬件廠商現場展示電子簽章、集采平臺、視頻監控、3D打印、移動協同、勞務實名制、安全培訓、BIM技術、智能安全帽、二維碼質量跟蹤等智慧工地應用成果。
3. 項目現場觀摩(實地觀摩,7月5日下午、6日上午)
組織深入萬科理想城項目、朗詩未來家項目、復地金融島(二期)項目、錦豐新城保障房項目共4個項目現場實地觀摩交流。
4. 研討與交流(會議交流,7月6日下午,可自由選擇參加與否)
在現場觀摩基礎上,分工地標準化與信息化、裝配式建筑兩個組,邀請專家針對有關重難點問題進行深入分析,對案例特點進行點評;組織專家、案例企業與參會代表展開現場研討交流。
出席領導與發言嘉賓:
1. 李清旭 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
2. 李 又 四川省建筑業協會會長
3. 黃享華 《施工企業管理》雜志社社長
4. 劉 宏 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、總工程師
5. 沈劍鋒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南公司總經理
6. 李 燦 中建五局三公司四川分公司總經理
7. 李永順 大元建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、裝配化產業集群總裁
8. 廖興國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
9. 張錦華 常州才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常務經理
10.許俊華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南公司副總經理
11.楊 勇 中建五局三公司四川分公司總工程師
12.馮建周 中建五局三公司復地金融島(二期)項目部項目經理
13.唐 樂 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錦豐新城項目部項目經理
14.范正波 中建五局三公司復地金融島(二期)項目總工程師
參會對象:項目經理;項目部技術總工、副經理、八大員;企業工程部、信息中心、企劃部、成本部等部門負責人;企業三總師以上的高層管理者。
會議時間:2018年7月5~6日,4日全天報到,會期兩天。
會議地點:成都高新皇冠假日酒店(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區西芯大道1號)。
會議費用:會務費1800元/人,食宿統一安排,住宿費自理。
開戶銀行:招商銀行北京阜外大街支行
帳 號:110 906 991 210 401
戶 名:《施工企業管理》雜志社
聯 系 人:許方廣 沈 艷 龔 煒
電 話: 010-68066858 68520350
酒店聯系人及電話:王詠聲 18981877619
附件:
1. “工地標準化、信息化及裝配式建筑典型項目觀摩與研討暨應用成果展示交流會(成都)”說明;
2. “工地標準化、信息化及裝配式建筑典型項目觀摩與研討暨應用成果展示交流會(成都)”回執。
《施工企業管理》雜志社
2018年6月7日
附件1:
“工地標準化、信息化及裝配式建筑典型項目觀摩與研討暨應用成果展示交流會(成都)”說明
主辦:《施工企業管理》雜志社
協辦: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、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、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、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
案例1: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—萬科理想城項目
項目概況:萬科理想城項目位于成都市郫都區,總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。本項目主要由4#、5#、6#、15#、16#、17#,6棟地下室2層,地上27層精裝修住宅樓組成。圍繞集團標準化2.0管理標準和精裝修快建造體系,積極落地實施策劃、施工圖深化設計、專業流水等提效措施,“兩提兩減”效果顯著。
快建造體系。體現“全現澆外墻+鋁模+爬架+高精砌塊+薄抹灰+精準地坪+PC+全穿插”的快建體系,結合深化設計,縮短工期、減少質量通病、降本增效、綠色施工、提升客戶滿意度。
施工圖優化深化。本項目對結構及專業圖紙進行二次深化優化,對構造結構一次優化、一次成型,簡化工作內容,減少質量通病。對安裝專業點位及數量進行圖紙的二次優化排布和定位,實現精準操作,提高成活效果。
地下室空間利用?,F場砌體、水電集中加工區布置在地下室,施工電梯垂直運輸也同步下地下室,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間,為市政先行大穿插提供便利。
“集中加工+精準分揀+高效配送”體系實施運用。根據鋼筋、砌體、PC、水電安裝等工程施工優化圖紙和材料清單,設置集中加工區,進行集中加工,對管線等專業性較強的工序進行精準分揀,并專人配送,按戶型精準供給,提升質量和效率。
信息化輔助系統。門禁識別、揚塵監控、二維碼、信息化、可視化管理等輔助手段實施運用,采用現場Wifi全覆蓋,實現手機端與信息化輔助系統后臺無縫對接,使項目管理動作真正有效落地。
高效工法運用。項目采用1)地下室防水采用滲漏結晶;2)地下室無梁樓蓋;3)鋁模+全鋼爬架;4)PC樓梯、空調板、陽臺疊合板;5)全現澆外墻;6)自防水窗企口;7)構造柱隨主體一次成型;8)廚衛間反坎一次成型;9)門洞一次成型;10)高精地坪;11)高精度加氣塊;12)界面劑薄抹灰;13)止水節精準預埋等40類高效做法提升施工質量和效率、實現一次成優。
PC構件運用。本項目采用預制樓梯、預制飄臺、疊合板等。
綠色施工??芍苻D安全定型化防護通道、定型化圍欄,半個扣件臨邊防護,沖孔施工電梯防護,定型化鋼板通道,樓層消防永臨結合,洗泵廢水再利用,PC預制、鋁模、辦公區生活區全系列采用集裝箱等。
揚塵治理。現場配備霧泡、噴淋系統、揚塵監控系統、高壓沖洗設備、電動大功率灑水車、樓層垃圾管道、泵管沖洗管道等,項目根據主管部門、公司內部要求設置硬件標準清單和管控標準動作,確?,F場硬件、軟件真實有效落地。
先進工具、機械。項目部采用先進工具和機械,提高生產力與安全文明施工。如:砌塊云石切割機、砌塊粉碎機、電動工程掃地機、叉車、大力車、水電預埋管線測堵儀、液壓沖孔機等。
案例2: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—朗詩未來家項目
項目概況。朗詩未來家項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廣場路北三段,是中天建設集團西南區域公司的直營項目。本項目由5棟住宅樓和5棟商業樓組成,住宅樓20-26層、商業樓3層、地下室2層,總建筑面積約14.67萬平方米。開工日期2017年5月8日,竣工日期2019年10月19日。
圖紙深化設計。項目結合公司深化設計中心要求開展構造柱、小墻垛平面布置、樓板附加筋(墻下無梁)、標準層配模圖、放線孔與泵管口位置、過梁一次現澆優化、多水房間降板處反坎及圓弧、腳手架、給排水平面布置圖、照明平面布置圖、強電平面布置圖、弱電消防平面布置圖等深化設計52項,并已經在現場落地?,F場有鋁模反坎深化、鋁模壓槽深化、構造柱及過梁深化、衛生間圓弧深化、水電深化、窗臺企口深化等實景。
實體樣板與工序樣板展示。柱子加固樣板、樓梯樣板、墻板鋼筋綁扎樣板、水電樣板、衛生間樣板、屋面樣板;4層地面樣板、5層膩子樣板、6層抹灰樣板、7層掛網灰餅樣板、8層砌體樣板、9層植筋樣板。
集中加工展示。鋼筋、砌體、水電安裝等工程施工優化圖紙和材料清單,設置集中加工區,進行集中加工,對管線等專業性較強的工序進行精準分揀,并專人配送,按戶型精準供給,提升質量和效率。
定型化展示。定型化防護欄桿、定型化電梯井防護、定型化樓梯防護、定型化防護籠、定型化塔吊防護、定型化卸料平臺、定型化吊籠、定型化配電箱、定型化消防臺、定型化滅煙臺、定型化消火栓、定型化操作平臺。
信息化展示。網絡覆蓋、無線AP 、進場監控 、場內監控 、信息化平臺、二維碼平臺。
高效工法應用。本項目積極推廣應用高效工法,目前在項目已實施外墻三段式止水螺桿、抗浮錨桿充當鋼筋馬凳、后澆帶采用沖筋、混凝土采用壓光機收面、輪扣式腳手架、衛生間反坎、圓弧一次成型、構造柱一次成型、門過梁與門垛一次成型、門窗企口壓槽與砌體壓槽、水電冷熱水管吊架預埋及壓槽一次成型、止水節預埋等18項高效工法。
先進機械、工具。切割機、精密裁板儀、掃地機、液壓車、布料機、磨平機。
綠色施工。通過現場文明施工,改善了施工現場的場容場貌,提升企業的形象,本項目已現場布置有定型化八牌二圖、班前講平臺等。有定型化大門、集裝箱門衛、沖洗設施、集裝箱衛生間、標準化會議室、儀表鏡等。
揚塵治理?,F場配備霧泡、噴淋系統、揚塵監控系統、高壓沖洗設備、電動大功率灑水車、樓層垃圾管道、泵管沖洗管道等,項目根據主管部門、公司內部要求設置硬件標準清單和管控標準動作,確?,F場硬件、軟件真實有效落地。
案例3: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—復地金融島(二期)項目
項目概況。復地金融島項目位于成都市科華南路與錦城大道交匯處的河心島上,包括金融島(二期)工程及環島路、小區道路工程。金融島(二期)工程總建筑面積約28.7萬平米;地下室面積:65888㎡,地上部分面積:221152㎡。由三棟塔樓和1棟裙樓以及三層地下室組成,三棟塔樓高度均為145米。本工程結構形式主要為框架核心筒結構,基礎形式為筏板、獨立基礎及抗水板,建筑外立面均為裝飾幕墻。環島路全長1661.338m,道路紅線16m,為城市支路,雙向4車道,小區接線道路,路幅寬4m,長78m。
質量管理亮點。1)移動工法樣板展示:樓梯施工等各類樣板,設置于南大門到A1號樓通道間,需完善砌筑抹灰樣板,管井安裝樣板、防水樣板等。2)主體結構施工質量展示:A2首層,主要展示高支模結構實體質量成型、實測實量數據上墻、實測實量數據分析 、二維碼信息查詢、主體結構施工工藝展示牌、公司質量提升十大紅線、質量看板等。3)二次結構、機電施工質量展示:A2十層,主要展示二次結構砌筑質量、砌體直埋工藝砌筑工序樣板、抹灰工藝樣板、實測實量上墻、二維碼信息查詢、機電樣板等。
標準化管理展示。消防器材柜,工具式加工棚,配電箱防護,全鋼爬架,塔吊工具式通道,塔吊防爬,工具式臨邊防護,洞口防護,安全通道,電梯井防護及紅外線感應,電焊機防護,圓盤鋸防護,氣瓶防護,氣瓶存放,預留洞口防護,工具式懸挑防護+噴淋,砂漿罐防護,安全體驗館,降水井花紋鋼板封閉,首層泵管工字鋼支架,水平泵管加固,材料堆放架,材料堆場防護欄,南門入口處茶水亭、吸煙室,茶水亭充電處,塔機電纜固定件,塔機工具式附著平臺,防汛物資,工具式樓梯。
綠色施工措施。防霾霧炮機,場地可移動綠化,道路周邊噴淋,自制灑水車,出入口處洗車機,污水沉淀池,鋼管洗泵排污,工地LED照明。
智慧工地。
1)數量為2*3的監控中心拼接屏,分別展示智慧工地云平臺應用成果及現場視頻監控;
2)生活區布置7部200萬像素槍機,施工區沿場內主路布置9部200萬像素槍機,在1#、3#塔機回轉平臺上,分別安裝一臺200萬像素紅外球機;
3)塔機防碰撞監控系統(保障塔機使用安全、監管司機操作行為、預警塔機環境狀態),遠程監控、地面監控,實時監控、綜合分析;
4)塔機吊鉤視頻輔助系統;
5)升降機監控及籠內人數識別(施工現場已經使用了升降機駕駛員身份識別系統,需要在每臺升降機上安裝人數識別系統,與人員實名制通道的安全帽芯片共用);
6)卸料平臺預警系統;WIFI教育系統(回答五道安全常識問題能使用WiFi一小時);
7)人員實名制系統(利用現有的通道閘機,不改變原有IC卡識別的前提下,將人員實名制改造,增加RFID讀頭識別;
8)與升降機人數識別相適應,在2#門處增加LED屏,統計和呈現進場人數);
9)VR教育系統(安全+質量樣板),VR體驗館設置在集裝箱內,VR質量體驗,BIM+VR漫游;
10)WI實體安全體驗+二維碼安全教育;揚塵監測噴淋聯動系統(對現有噴淋裝置進行改造,實現對噴淋系統的遠程控制);
11)無線煙感監測系統;
12)高支模監測系統(支持軸壓力、位移和模板沉降監測,適用高大模板工程支架預壓和砼澆筑過程監測和預警,適用新型架體在工程應用中的數據采集和分析,自動采集上傳,避免人員涉險,預警消息及時推送);
13)移動巡更系統(系統后臺生成二維碼,前端手機掃描即可使用,無需硬件;巡更信息對外可查,做到“人人都是安全員”);
14)易檢子系統(安全質量整改);
15)生活區低壓智能照明。
案例4: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—錦豐新城保障房項目
項目概況。錦豐新城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,位于新都區與金牛區交界處,靠近繞城高速。該項目由住宅、商業裙房、地下室及附屬用房組成,總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(地上40萬平方米、地下12萬平方米),其中住宅部分采用建筑工業化技術,是西南地區乃至全國規模最大的裝配式住宅項目之一。用地分三塊,共23棟住宅、6579戶,樓高24-33層,建筑高度69.69-96米,采用塔式高層、高低錯落的規劃布置,三個地塊景觀連成一線。共采用2種標準層,A型21棟,每層10戶,包含60平方米、50平方米兩個戶型,預制率49%;B型2棟,每層15戶,均為40平方米戶型,預制率54%,本項目共有200余種不同型號的裝配式構件,構件共計6.3萬m³。該項目被市政府確定為成都市首個建筑工業化試點示范項目。
自主攻關預制混凝土裝配整體式結構施工技術7項。
1)疊合構件獨立支撐體系施工技術(采用一種工具式可調鋼梁,利用獨立支撐系統作為現澆板帶的模板支撐,通過調節鋼梁下部支撐螺母使模板與疊合板底緊密結合,保證現澆板帶混凝土澆筑時不下沉、不漏漿)。
2)PCF板安裝技術。
3)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(采用半灌漿套筒連接,半灌漿連接通常是上端鋼筋采用直螺紋,下端鋼筋通過灌漿料與套筒進行連接)。
4)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塔吊附著技術(在上下層樓板間設置規格為500X500X20mm厚的鋼柱,鋼柱上下焊接規格為700X700X50mm厚的鋼板,鋼板通過4顆M16高強螺桿與樓板另一側的700X700X20mm厚的鋼板固定。鋼柱上焊接8塊加勁肋板增加穩定性。上下2塊50mm厚鋼板中心熔焊一塊150X150的正方形抗剪件,高度同樓板厚度。塔吊的附著桿通過塔吊廠家提供的錨板位置固定在鋼柱上)。
5)BIM技術(采用BIM 技術解決了深化設計問題、施工總平面布置問題、工藝流程模擬問題、碰撞模擬問題、疊合板現澆板帶安裝模擬問題等)。
6)外防護架施工技術(采用兩層架體,防護兩層,逐層向上提升方案;防護至基準面1.2m以上,此種架體輕便安全,整體性強,滿足施工防護要求)。
7)構件存放施工技術(發明設計出用于各類預制構件的存放架體,制定出相關構件存放的要求和技術操作規程,避免了構件存放雜亂無序,確保構件質量,降低施工成本,減少現場污染,有利于安全文明施工)。
綠色施工技術與創新。住建部頒發的“十項新技術”(2010版)中有益于綠色施工的6個大項15個小項。
1)混凝土技術(纖維混凝土、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、預制混凝土裝配整體式結構施工技術);
2)鋼筋與預應力技術(高強鋼筋應用技術、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);
3)機電安裝工程技術(管線綜合布置技術、預分支電纜施工技術);
4)綠色施工技術(施工過程水回收利用技術、預拌砂漿技術、粘貼式外墻外保溫隔熱系統施工技術);
5)抗震、加固與監測技術(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);
6)信息化應用技術(虛擬仿真施工技術、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管理工程遠程驗收技術、工程量自動計算技術、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集成應用及基礎信息規范分類編碼技術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