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將重點抓好“2635”工作任務,努力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邁上更高臺階,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、美麗河北貢獻更大力量。
“2635”重點任務是:
打贏2場硬仗,即違規違建項目清理規范硬仗和房地產開發項目清理規范硬仗。
深化違規違建項目清理規范,建立長效管理機制,嚴格項目建設審批程序,加強監管執法。深化房地產開發項目清理規范,嚴格落實長效機制,加強房地產交易資金和項目資本金監管,完善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備案制度。
抓好6項民心工程,即棚戶區改造、老舊小區改造、城中村改造、市政老舊管網改造、雨污分流改造、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。
棚戶區改造開工5.8萬套,實現全省既有棚戶區清零;實施1369個老舊小區改造,完成《河北省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》目標。啟動城中村改造192個。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500公里,完成城市(含縣城)市政老舊管網改造1300公里,市政燃氣、供水、供熱一次網老舊管網改造達到100%。建成垃圾焚燒發電項目42座,啟動其他規劃建設項目。完成10座餐廚垃圾設施建設,實現所有設區市全覆蓋;建設建筑垃圾處理場70座,實現所有縣域全覆蓋。
推進3個提升,即城市建設品質提升、農村住房建設品質提升、“放管服”效能提升。
全省建成城市公共停車位3.8萬個。新增城市綠地3000公頃。申報創建國家園林城5個。全省城市和縣城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%以上。
以突出適用、經濟、安全、美觀、節能為原則,突出地方特色,體現節能要求,制定新農村建筑導則,引導各地建設一批宜居型農房。持續深化設計下鄉活動。
持續推進權力下放和服務方式創新,進一步擴大電子證書實施范圍,推行簡易變更事項“零申報”“零干預”“自助審批”;不斷改進市政公用事業服務,進一步壓縮供水、供氣、供熱報裝時間;總體建成全省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,實現審批系統縣(市、區)全覆蓋。
加強5項管理,即小區物業管理、城市精細化管理、建筑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監督管理、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、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監督管理。
落實《關于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的指導意見》,開展“物業管理提升年”行動,建立物業企業信用評價體系,著力解決物業服務不到位、不規范問題。推進“完整社區”建設試點和綠色社區創建活動。進一步完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。
出臺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,搭建省級城市管理服務平臺,拓展市級平臺功能;廣泛開展“走遍全城”活動;制定全省灑水作業標準,規范環衛灑水車操作;深化既有建筑外墻高空墜物安全隱患治理,落實好安全防護設施。
健全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體系,優化建筑企業招標投標信用評價標準,完善信用修復機制。研究制定招標代理機構事中事后監管辦法,組織開展動態核查。加強建筑企業資質、安全生產許可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檢查,強化“黑名單”管理。
開展安全生產治理年活動,重點整頓和懲治安全生產制度不落實、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等行為。深化“雙控”機制建設,落實安全生產承諾、安全風險辨識和分級管控掛牌標識、掛牌督辦約談等制度。
制定《河北省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辦法》,研究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流程和技術要點,將消防技術標準納入施工圖審查要點,加強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督導檢查。